中医中药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5968|回复: 317

中华传统文化(科学思维理论体系)简述

[复制链接]
ab11bc 发表于 2020-9-29 09:0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-9-29 09:33 编辑

图解【中华传统文化(科学思维理论体系)简述】
(2020年秋 修订)





一;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






图1-(1);由太阳、地球相互位置变化规律,人类认识了,四季24节气。24节气的核心是二至二分。既;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

图1-(2);由夏至到冬至(夏至经秋分到冬至,冬至经春分到夏至)变化,人类认识了,阴阳五行、春夏秋冬、东南西北,金木水火土、先(后)天八卦



图1-(3);由阴阳五行(五行,是阴阳运动的细化。阴阳,是五行运动的汇总归纳总结,或者说;是太阳地球相互运动的位置变化),人类认识了,伏羲六十四卦方位

图1-(4);由伏羲六十四卦方位,人类,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,提升到人文思想领域,形成《周易》



二;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依据






图2;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理论,阴阳的科学认识与检验



三;中华传统文化的演化(即;诸子百家)






图3;是对中华传统文化(科学思维理论体系)演化概括。即;诸子百家思想来源的概括



四;其他(略)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 楼主| ab11bc 发表于 2020-10-12 11:03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新时代,新要求

这个新要求;
1;坐,能论
【论?!论什么?(谈)论天、(谈)论地、(谈)论万物!通俗的讲;就是科学理论知识丰富】
2;起,能行
【行?!行什么?行人间正道!什么是人间正道?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!即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!通俗的讲;就是一切为了人们利益(或者说;人们的利益高于一切)!】



理论、实践(论、起)相结合,相辅相成,共同组成科学思维理论体系。
最终形成通古纳今,适应新时代,有生命力;中华文明
 楼主| ab11bc 发表于 2020-10-26 11:12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-11-2 13:50 编辑

阴阳的原始含义,是地球上的昼夜(昼为阳,夜为阴)。其实质,是对太阳地球相互位置变化时,对地球上某个确定的具体点,相对于太阳,状态变化(或者说;靠近与远离)的描述
阴阳的转换点;是中国农历的;子、午(或者说;夏至、冬至)


五行的原始含义,是对太阳地球相互位置变化,其中一个变化周期的具体描述。其实质,是对太阳地球相互位置变化周期的细化(分解)。
五行的旺衰转换点;是中国农历的;亥寅巳申(生;有客观事物变化,开始的意思)、卯午酉子(旺;有客观事物变化,强盛的意思)、未戌丑辰(墓;有客观事物变化,衰亡的意思)【一般称;寅申巳亥、子午卯酉、辰戌丑未】
 楼主| ab11bc 发表于 2020-12-15 11:40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一般来说;对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认识分为2种;1;认为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是物质。2;认为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是意识
1;认为是物质,发展形成科学认知
2;认为是意识,发展形成宗教认知


科学认知,认为;世界是物质,物质是运动,运动是有规律,这个规律是能被认识(简单说;物质、运动、规律、认识)
那么,这个物质是什么?
现在,没有见到,更进一步在解释
其实,在宋朝,周敦颐,就在他的著作《太极图说》中对这个“物质”有明确的描述(只不过,由于时代人群的不同,而被人们忽视)“二气交感,化生万物。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”此处在这个“万物”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“物质”
那么,这个“二气”又是什么
二气,其实,就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“阴阳五行”
详细的“阴阳五行”科学论证;请参阅本帖1楼“二;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依据”


综上而言;
对于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,如何清晰的认识,我认为,应是这样
阴阳五行(二气)交感,化生万物(物质),物质(万物)运动,产生规律,规律是能被人们所认识。人们掌握了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,就能更好的生活生产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中医中药网

GMT+8, 2023-11-29 06:30 , Processed in 0.101195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www.zhzyw.com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zhzyw.co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